1、解释说明
1、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常识和方法,以个别化的方法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服务与支持,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重压,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升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转介与转案:就是把求助者转到另一个服务机构,以寻求更适合的帮忙。
3、接纳:个案工作者把案主作为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权利、遭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来同意,承认其有独特的个性、风韵、观念和行为等。
4、自我定义:人在内心深处关于我们的形象,是人对我们的怎么看与评价。它包含一个人通过经验、检讨和别人的反馈,越来越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2、简述题
1、简述心理与社会学派的推行特征
答:强调专业关系在个案治疗中有哪些用途
看重心理社会的调查
看重诊断
治疗办法的特殊性,要因人而异
2、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
1、与案主打造专业关系
2、采集与剖析案主的资料
3、拟定专业诊断策略
4、推行专业治疗服务
5、结束治疗和评估服务
3、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综合剖析研究
2、具体状况具体剖析
3、案主积极参与和自决
4、看重专业关系
5、承认和接纳
6、重视交流
7、维护案主的尊严和权益,严守专业秘密
3、论述题
1、试介绍并评述你所熟知的某一个治疗模式
行为治疗模式:
理论背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效率果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运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早期的行为矫正研究;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总之行为治疗的模式分为三大主流,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
定义及特点:行为治疗的基本看法是: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不好的行为或非适应性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自己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模式就是通过对人类行为进行剖析,借助各种学习原理帮助克服各种非适应性行为,培养其适应性行为,达到改进案主生活某方面的目的。
特点:A关注目前行为,强调以行为为中心
B行为治疗强调目前环境事件的重要程度
C强调对行为治疗程序和行为改变的精准描述和测量
D行为治疗一般需要日常的大家来帮助推行
行为治疗模式的步骤:
托马斯觉得,行为治疗模式的实质拓展过程主要可以划分为十二个具体步骤:
第一步,列出问题范围。社工将案主所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不论大小全部开列出来,目的在于使社工和案主对于马上遇见的问题有一个全方位认识。
第二步,选择并确定问题。在很多问题中经过讨论选择并且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目的在于使社工和案主明确具体的服务目的和努力方向。
第三步,需要合作。当问题明确之后,需要案主给予充分的合作,对于已经诊断和矫正过的行为可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四步,探讨问题。社工帮助案主对问题本身进行深人的剖析诊断,使案主和要紧别人对案主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明确案主问题发生的真正缘由。
第五步,采集基本资料。进一步采集与案主问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对于问题本身进行详细的认知,包含该行为发生的地址、时问。次数、紧急性等,为进一步的介人做好充分的筹备。
第六步,辨别可控制的环境。知道案主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明确案主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刺激原因,以便更好地消除不好的的环境刺激,更好地控制行为的发生。
第七步,评估积极的环境资源。详细知道案主的环境,区别有益于案主行为改变的良性环境资源,通过这种积极环境资源的借助,推进案主行为的矫正。
第八步,确定行为目的。社工和案主一同确定行为矫正的目的,为行为矫正打下好的基础。
第九步,拟定矫正计划。为案主行为的改变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案主对我们的行为改变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步骤。
第十步,介入。社工用专业的社会工作办法对案主进行专业介入,展开实质服务过程,使案主的偏差行为得到真正的矫正和切实的改变。
第十一步,评估。对案主行为矫正的结果和专业办法进行全方位评估,检讨专业介入的实质成效。
第十二步,跟进。对案主进行持续的跟进服务,必要时候需再对案主进行专业介人,帮助案主保持行为矫正的好结果。
行为治疗模式的评价:优点:明确,可察看,可测量和易操作等特征
第一, 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第二, 行为治疗模式比较系统,容易操作
第三, 模式比较明确,治疗标准和成效也易于察看和测量
不足:
第一, 忽略对案主内心的分析
第二, 行为治疗模式把人的行为理解成对外外部环境的适应
第三, 过分重视行为症状的消除,没持久性
4、实务复习资料
1、请你从你日常所历程的或所了解的事例中选择一个案例,介绍大概状况,并指出该案例中的案主的主要问题,依据你所学会的有关理论常识和方法对本案主进行治疗。
答:案例:李婆婆是福利院新来的一位老人。她虽然在养老院只待了一个月,但对于护士们来讲,她仿佛已经整整呆了一年。不管员工怎么样耐心,她总有不少抱怨。
治疗的手段:使用差别强化方案
所谓差别强化,就是对正性行为与负性行为给予不一样的反馈,正性行为每次出现都给予强化,而任何妨碍正性行为的负性行为都不会被强化,一次提升正性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负性行为出现的频率。
每当李婆婆安静或做其他事情没抱怨时,员工就热情的上前问候、聊天、按摩等,一旦其开始抱怨,员工就暂时离开。这样反复多次,员工发现,李婆婆的抱怨就愈加少了。